浙江混凝土的特点
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、耐久、耐火、维修费用低等许多优点,
1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可达100MPa以上,是一种较好的结构材料;
2、普通混凝土使用的组成材料体积中,70%以上均为天然集料砂、石子,因此可就地取材,降低了成本;
3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,可以根据需要浇注成任意形状的构件,即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;
4、混凝土与钢筋粘结良好,一般不会锈蚀钢筋,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混凝土,对钢筋有较好的保护作用。
基于以上优点,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。但混凝土施工中控制不好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,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
一、地面起砂和不凝结现象
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表层结构松散、强度偏低造成的。虽然较轻者对其抗压强度等级影响不大,但严重者会破坏混凝土路面或楼地面耐磨性、抗渗性、美观性与长期耐久性,对工程质量不利。
主要有三方面因素:
1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;
2、混凝土表层的水灰比大于混凝土内部,表层水化产物之间搭接不致密,空隙率大;
3、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过振或压光不密实;养护不当,施工早期水分散失过快,形成大量的水孔,表层的水泥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进行水化。
二、混凝土裂缝
主要原因
1、 所用水泥安定性不稳定,波动大;骨料含泥量大,碱骨料反应腐蚀;
2、料粒径大、比例不当、砂率较小;水灰比控制不严,拌和时间短不匀,振捣不实,压光拉毛不当;
3、设计强度偏低,养护不及时,环境干旱和温差影响等。
三、混凝土楼板裂缝
楼板裂缝一般**常见的是塑性收缩裂缝和干燥裂缝。塑性收缩裂缝:在夏季干热刮风时容易出现,缝的特点是中间宽两端渐细,长短不等互不连通。
产生的原因:在塑性状态时表面干热有风,水分蒸发过快,体积急剧收缩。
措施:浇筑完后立即覆盖,养护时间提前至浇筑后4小时以内洒水;拌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及砂率不应过大,采用密封保水等。
四、混凝土强度不足
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,有水泥强度、水灰比、龄期、硬化时温度与湿度以及施工条件等。
1、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**主要因素,在其他条件相同时,水泥强度等级越高,则混凝土强度越高,在一定范围内水灰比越小,则混凝土强度越高。
2、粗骨料(碎石或卵石):在水泥强度等级、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,碎石混凝土强度要高于卵石混凝土强度。
3、养护条件:在4-40度范围内,温度越高,水泥水化速度越快,则强度越高,反之,混凝土强度发展也就迟缓。当温度低于0度以下时,水泥水化基本停止。
4、龄期:混凝土强度是随龄期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,在正常养护条件下,混凝土的强度:初期(3—7d)发展较快,28天可达设计强度等级,此后增长缓慢。